《左右》深度观察:花29元薅高铁商务座羊毛 你怎么看?

发布时间:2023-04-16 01:05:19 阅读:33 栏目:交通资讯

《左右》深度观察:花29元薅高铁商务座羊毛 你怎么看?

  近日,有网友称花了29元乘坐高铁商务座,不仅享受了商务座候车室的服务全有、零食畅吃,上车还免费领到了价值45元的盒饭。这种“极限薅羊毛”的行为随即引发全网热议。

《左右》深度观察:花29元薅高铁商务座羊毛 你怎么看?

  视频中,这名南京大学生花费29元买了一张南京南到江宁站的车票,薅到了一连串的“羊毛”。她在视频中表示:“直接提前三个小时去,还能顺带把早饭一起解决了。候车室里,零食、饮料、咖啡等随便吃随便喝。上车就会有乘务员发放免费的饮料小零食,端来热乎的盒饭和蛋花汤,车票29元盒饭45元直接回本。9分钟的车程来不及,那就统统打包带走,拖鞋不穿也可以直接带走……”

《左右》深度观察:花29元薅高铁商务座羊毛 你怎么看?

  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一下,发现类似的攻略并不少见,不仅仅是南京南到江宁,还有杭州东到杭州南、沈阳北到沈阳南等等,围观网友中想要全盘效仿的也不在少数。

《左右》深度观察:花29元薅高铁商务座羊毛 你怎么看?

  那么对于这样的“极限薅羊毛”行为,你怎么看?记者就此进行了海采。接受采访的市民中,有人看不惯这样占小便宜的行为。也有人觉得,这种行为在规则之内,没什么不可以。记者甚至还在一对年轻的情侣中,听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。

  有人认为:“可以尝试一下,毕竟还可以去那个地点玩一玩,主要是大学生,年轻人可以多走一走、看一看这个世界。”有人认为这是规则之内允许的,并无不妥:“我不觉得这个人的行为有什么不好,虽然花的钱的确比别人少,但不代表要花那么多钱才能享受这种服务。”

  反对的人中,有人认为,这种行为在破坏大家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。也有人担忧:“有的高铁站设备、服务比较完备,物资供应比较快。但有的地方不是很到位,这样的行为会挤占商务乘客的资源。”

  也有一些中立的意见,他们表示:“因为商务座本身是挺贵的,如果之前没有坐过商务座想去感受一下,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。但是,如果单纯为了打卡、蹭热度,不停地去买短途车票,我不太赞成。”

《左右》深度观察:花29元薅高铁商务座羊毛 你怎么看?

  网友小明在江苏新闻广播《新闻晚高峰》互动话题下留言说:“这样购票、享受服务既然符合铁路部门的规则,那大家都可以有选择的权利。铁路部门没说什么,那就没问题。”

  网友肉末煎饼说:“单纯说行为,只是毫无意义的行为艺术。搭上半天时间,她得到了什么?一盒盒饭和一双拖鞋吗?快餐店打半天工得到的不是更多?当然,如果本身就是为了谋取流量、获得利益,那就是秀下限、博眼球了。”而网友维尼却在这条评论下反驳说:“只要不破坏公物、脱鞋吐痰,做出影响环境的举动,人家爱怎么浪费时间就怎么浪费时间。”

  网友洗洗脑睡吧也进行了分析,这位网友认为:“有人想要薅羊毛,高铁也没拒绝,这就挺好。大家都按规则来,就没毛病。哪一天高铁发现这样做得不偿失,关闭短途商务旅行就可以了。”对于这条评论,网友月战有不同的看法,他认为:“高铁又不管你是真去,还是仅仅体验午餐,反正只要你买票上车,这些就是附带服务。”

  那么对此,高铁方又作何回应呢?12306的回复很明确,只要购买了商务座,不管买了几站,都会享受到同样的服务。

  怎么样去看待这样的极限的“薅羊毛”的行为?专家的观点,首先是肯定。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教授曹芳东说:“年轻人这种消费方式本身也没有错,毕竟这是符合铁路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,更多的是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。

  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何雨则认为,这样的行为,其实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好奇心,对高铁公司来说,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。从长远来看,这都是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:“流量博主这种效仿行为,我觉得不值得我们去大惊小怪。既然是效仿行为,可能就是为了博眼球获取一定的流量,也是短期行为。作为一种新奇体验,我们的社会要允许别人有这种新的思路、新的做法、新的思想,要鼓励他们有这种勇气去探索新的、不一样的生活方式。”

 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秋月也持肯定态度,她认为,这说明在物质条件日益富足的情况下,青年人越来越注重理性消费;另一方面,很多大学生的“薅羊毛”其实是一种从众行为,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和认同感:“新闻中的‘薅高铁羊毛’,既体现了个性化消费,有适合市场需求的服务就会有相对应的消费群体,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猎奇心态,毕竟要花费数倍于原来的时间,去获取并不高额的经济收益,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是不划算的。”

  就事论事,29元的高铁商务座,可以买,可以坐,这是正常的消费行为。只要契约不废,市场法则不失灵,则一切都合理,大可不必操心太多。对于如何花钱,年轻人有自己的规则和想法。有人可以花重金买球鞋,却在火锅店里点“清水锅”。有人买9块9包邮的背心,却愿意给宠物上单上千的玩具,这是更年轻一代的消费观。有人说,改变不了世界的参差,那就改变消费的方式,不少年轻人正是在这种“薅羊毛”的生活方式中,找到了自己相对舒适的位置,看到了更远的世界,比如最近流行的“特种兵式”旅游,就让饱受疫情影响的年轻人尽可能多地体验不同城市的风景,毕竟少年时驰骋的风是比黄金还贵的存在,值得鼓励。

  但另一方面,对于一味为了博流量、搞噱头而“极限薅羊毛”的行为,我们还是需要保持一个警醒的态度,少一些盲目从众。毕竟,在享受高铁提供的优质服务时,也应该尊重并合理消费和使用公共资源。如果一窝蜂地去“极限薅羊毛”,会不会形成对公共资源的挤占和浪费呢?

《左右》深度观察:花29元薅高铁商务座羊毛 你怎么看?

小提示:关注《火车搜》,实时了解最新的交通出行资讯。

本文网址:https://mip.huocheso.com/news/post/3096.html